2020年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记忆的一年。
疫情防控期间,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坚持“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根据制定好的课程时间安排,精心地设置了网上学习内容和检测学习效果方案,确保每一位教育学院的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相信在疫情过去、同学们愉快返校之时,大家的知识储备也不会落下。
下面让我们隆重推出本期优秀的老师及其课程。
0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I》
任课老师:李强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Ⅰ》
上课时间:周一:2~12节;周二2~12节;周三9~12节
授课班级:2018级学前教育(专)1-6班
使用平台:名华在线、QQ、爱课程
课程介绍
一、概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一门既重视基本理论,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本课程的设计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条件让学生观察、体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理论学习的重视,同时了解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沿趋势,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内容与目的:
目标一:
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及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各种流派以及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掌握如唱歌、韵律与打击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
目标二:
建立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音乐观、音乐教育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观。
目标三:
在正确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音乐活动。
目标四:
建立一定的音乐理论思辨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乃至研制和开发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能力。
学习安排:

三、学习方式:
云教学期间,本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视频学习、讨论反思以及作业练习三种方式。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彼此关联并形成一完整的互动版块:首先,学生通过教学视频了解学习内容,从视频中发现即时性问题并在QQ中进行提问或发起讨论,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此外,视频学习也是作业练习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认真观看每一段视频内容获得学习信息,并完成作业解答。其次,作业练习是视频学习的重要检验“场所”,每节课均有相应的作业练习辅以支持新内容的学习。作业练习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客观题以细节性、线索性和逻辑性题目为主,主要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线索,引发学习欲望,关注内容细节等作用。主观题以开放性、思辨性和体系性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提升,理论到实践的过度和转换;讨论反思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性策略,主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技术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学习导图:

四、指导思路:
本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方法为主要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两条线索下,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方法,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并综合运用观察发现、讨论反思、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四种教学方法,集中解决以下五大问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的吸收问题、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文本设计的规范性与可行性问题、学前儿童音乐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问题、学前儿童音乐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等。
思路图:

五、指导方式:
1.即时性指导:
即时性指导主要针对“云教学”时段中出现的知识性问题,学习技术性问题,思辨性问题等进行的指导,指导方式上主要采用QQ群答疑。此外,对于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幕课)没有的内容,采用自录课的方式进行指导。

2.针对性性指导:
对于个别学生在“云教学”时间外,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等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答疑。此外,也会根据作业完成水平、进度等情况对个别学生通过平台或者QQ等方式进行追踪性指导。

六、课程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要求如下:
1.平时成绩40%:具体包含: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实训;
2.期末成绩60%:实践考试。



、

七、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主要有课堂作业和课堂笔记两种。课堂作业为选择题和判断题,通过课堂学习内容来布置题目,可以直接反映出同学们在课上是否认真听讲,也起到了检测同学们是否掌握本次学习内容的作用;课堂笔记能够直观地看出同学们在本次学习中是否认真。


02.《学前儿童游戏》
任课老师:虞小明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
上课时间:4课时/周,周2-周5
授课班级:2018级学前教育(专)1-6班
使用平台:名华在线、QQ、爱课程
课程介绍
一、概述: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独特价值,了解幼儿园游戏的性质、特点和分类;认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涵义,掌握寓教于乐、融合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方法;学习选择和利用玩具和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和学习环境;认识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掌握组织、指导、观察分析幼儿游戏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构建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游戏、构造游戏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内容:

四、学习方式: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内容广泛、复杂,既探讨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层面的问题,又直接面向幼儿园教育实践,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课程学习也讲究的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1. 理论学习
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内容,掌握幼儿游戏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2. 游戏实训
学生在学习有关课程内容的同时,均要参与游戏体验和项目实训活动,把学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己解决幼教实践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
学习过程中涉及多类型游戏案例,通过案例观摩、分析、讨论,把理论学习和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促进自己教育观念的改变,切忌死记硬背。
4. 讨论分析
课程过程中无论对于理论学习、游戏实训还是案例都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对游戏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五、指导方式:
《幼儿游戏与指导》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线上教学期间的课程方式主要是指导方式。
1. 群体讨论
利用QQ群及名华在线的主题讨论,针对同一主题或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2.个别指导
利用课前游戏环节,对每位同学的游戏实训进行针对性指导;课间利用个别提问、作业讲解等方式,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1.作业反馈
课程作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程听课笔记;一种是同学们录制的手指游戏与规则游戏的介绍视频。听课笔记能够直接反应出同学们上课时的学习状况,介绍视频的录制有助于同学们学习与记忆手指游戏和规则游戏的相关规则、动作。

同学们,下课啦!
(文/马裕钦 图/教育学院 编辑/张静、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