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我校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2018级3班刘怡同学与来自全省17个参赛的本科高校队伍的选手同台竞技,荣获学前教育组三等奖。
本次比赛,刘怡同学位列三等奖第一名,也是获奖名单中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获奖选手。此次大赛获奖,实现了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从业技能大赛的又一次突破,展现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过硬的技能。
近日,文理学前之窗对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李强和参赛选手刘怡同学进行了采访。

李强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1、本次比赛中,您作为指导教师是如何指导备战的
LQ:本次比赛从选手选拔、赛前准备到比赛展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上学期开始,尹清蓉老师就组织了教育学院内部的教学技能大赛,通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方法选定了刘怡同学进入决赛。比赛前期,经几位指导老师多次讨论交流,最终确定参与比赛的项目从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入手,并由尹清蓉老师与欧阳秋彧老师帮助刘怡同学构思教学活动,且进行指导。
2、您和参赛的同学在本次比赛的备战期间以及比赛中有没有哪些难忘的瞬间呢?
LQ:在进行备赛的过程中,老师们共同空闲的时间较少,所以大家安排的讨论时间一般都是在下课之后,结束指导讨论经常是十点半左右,刘怡同学会比较辛苦。虽然我们有课业压力、学习压力,但是整个讨论的过程非常的轻松,有时候我们想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自己都会沉浸其中,整个过程是非常开心的。在此期间,还有一件让我特别感动的事情,比赛前一天刘怡同学身体非常不适,但她一直在坚持,特别是在比赛当天,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之前预留的整套任务,非常不错。当然,比赛成绩是集中了很多老师的辛苦指导,比如王和琴老师和虞小明老师在教案上的指导,马子杰老师、卢国强老师、陈龙老师、闫社娟老师、张红燕老师、张丹老师在活动设计方面的指导,朱海鸣老师、张静老师、舒茗老师、文绍炯老师在活动准备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学生获奖集中了大家的力量,再次向参与本次活动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感谢。
3、老师您对本次参赛的成绩有什么评价呢?
LQ:基于我们自身以往经历和经验上来讲,本次取得的成绩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通过本次比赛我们抓住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思路,今后可以站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做好更优、更充分的准备,获得更好的名次。
4、对于在校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您有什么建议?
LQ:我认为作为大学生要有主观能动意识,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长处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从多方面打开自己的视野,正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大学期间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在行动的过程当中去增长自己的见识。只要有机会就去试一试,因为只有这样,以后我们面对更大的舞台、讲台的时候,才不会怯场,充分发挥我们积累的知识技能。而“行万里路”除了去旅游还有很多方式,比如说去与教育教学团体、学习机构,或者是与学校等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们不仅要“行万里路”,也需要“读万卷书”,首先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的书籍尽可能的读全、读透,然后能够自己把某些理论知识能用简洁的话讲明白,当然平时也可以了解最新的前沿的资讯,积累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与能力,就是最好的规划。

1、为了这次比赛,做了哪些准备?
LY:首先,前期由老师推荐进入院内比赛选拔,然后参加了院内决赛,最终有幸能够代表学院参加此次比赛。从暑假开始,为了设计更好的教案,我看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作品,总结其经验;其次,我也从绘本中找灵感将其作为故事导入或是从世界名曲中感知音乐,进行活动创编;在此过程中我撰写了多个版本的教案,而在活动环节雏形已定之后,我又多次给不同老师展示,请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在老师意见上再次对教案进行调整。
2、在这次大赛中表现如此出色,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LY:首先是要准备充足,本活动的教案是跟随老师的指导设计完成的。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多次的演练,我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上台展示时非常有信心。其次,在活动中的表演一定要大方、自然、得体;同时,要让自己进入情景当中,这样才能将情绪感染给在场的幼儿与评委老师。
3、比赛已经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LY:为这次大赛也准备了很久,感觉这段时光充实而美好,积累到的经验、获得的名次就是最好的回报。
4、在掌握教师技能方面有什么可以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呢?
LY:经过本次大赛,我深深地感知到自己专业知识积累还不足。比如说在艺术方面,我们需要注重绘本、世界名曲音乐的积累;同时也要多了解幼儿特点,做到与幼儿世界接轨。在理论知识方面,我们以前只停留在背理论知识上,没有注重实践活动。但是我们现目前更需要的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一起运用。
(文/陈龙 谢语桐 刘佳玥 图/顾浩天 陈龙 编辑/林雪 李强 廖梓宏 陈敏 张红燕、陈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