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大教育实训中心2024年第一次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于2024年1月3日上午10点在A201召开。特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朱素蓉、锦江区学文幼儿园教育顾问茅为琳、绵竹市第二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徐巧玲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此次会议。教育学院院长卢伟、党总支书记舒彪、副院长李强、院长助理王和琴、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张晓菲、大教育实训中心主任虞小明、副主任朱海鸣、应用心理学教师代表王凌娟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一共分为七项议程,第一项由虞小明老师就本次会议展开基本介绍。根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的要求及大教育实训中心与各实验室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教育指导委员将成为我们学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学院聘请朱素蓉、茅为琳、徐巧玲、卢伟、李强五位校内外专家组成大教育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其中卢伟任主任委员。
第二项为专家聘任仪式,由卢伟院长为四位委员颁发聘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大教育实训中心从教学管理和质量方面的又一次积极的探索,大教育实训中心也希望后期能够通过与专家们的紧密合作实现标准化发展。
第三项为大教育实训中心工作汇报。虞小明老师从大教育实训中心基本情况和条件保障、实训环境建设、实训安全保障、实训管理运行和团队建设及实训示范引领和特色亮点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创立以来的各项重点工作及相关成果。
第四项为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大教育实训中心2024年度工作做指导交流,着重对大教育实训中心拟新增的实训室进行讨论。王和琴老师就学前教育专业的课规划而言,对拟新增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和儿童博物馆进行了需求说明。李强老师从刚需、发展、进阶三个角度阐述了若新增高科技软硬件,能够提升艺术类课程的创造性发展。张晓菲老师认为传统技能仍然重要,故三笔字实训室对小学教育的专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另外在现有戏剧室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提供专门的教育小剧场,以便提升学生对于教育戏剧这门课程实训内容的理解。王凌娟老师就应用心理学的实际工作场景提出应当增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除了现有的团辅实训室以外,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提供可实训化的场地,例如情绪发泄室、个案咨询室或是心理测评室。
就三个专业老师提出的拟建设的实训室,三位老师表示理解与认可。其中朱素蓉老师就现代化设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培养专业的教师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场地,任何现代化技术产品都是在为未来智能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对教师进行赋能。针对儿童博物馆,茅为琳老师提出可以结合四季变化来创设一个动态的自然博物馆。学生们能够借助动态发展的场所思考,如何应用这些素材设计不同的课程。徐巧玲老师认为小学教育的教育戏剧实训室可以与学前教育的儿童舞台剧实训室进行功能整合使用。
第五项议程由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舒彪书记进行发言,他对于大教育实训中心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是实训室建设要与课程建设高度关联;第二是实训中心的资源也应当有助于社会服务与支持;第三是必须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尽可能多带来一些科研成果产出。他充分肯定了大教育实训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为了学院未来高质量的发展,实训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会议第六项由卢伟院长进行会议总结,首先她对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们表达了感谢。其次对大教育实训中心的发展与建设寄予了高度厚望,为此提出以下要求:第一、教育学院实训中心的发展必须在学校整体建设规划的要求下进行统筹;第二、未来实训室的建设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变革与未来教育的趋势规划;第三、每一间实训室的建设要基于专业自身发展及每一门课程的需求进行计划;第四、实训室的设计应当结合课程,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第五、实训中心各项工作计划既要落实长效机制也要兼顾特色化。未来大教育实训中心也会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督导与帮助下,完成新实训室搭建的蓝图,也希望我们大教育实训中心具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办越好。
这是大教育实训中心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可持续发展、数字信息化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势必将为学生们进行新一轮的赋能。最后,所有参会人员与大教育实训中心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起合影留念,敬请期待我们在2024年带来的关于“新”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