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13:30-15:00,教育学院教师郭欣鑫线上开展《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赏析》主题讲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2021级本、专科全体同学参与。疫情无法阻隔老师与同学们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和文化的追求和交流,通过此次《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赏析》的主题讲座,同学们获益良多。

郭欣鑫老师简单自我介绍后,分别从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的起源、民间美术的常见主题、民间美术的创作观念、民间美术的创作经验、民间美术的分类等六个部分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详细具体的赏析、分享。继而,老师和同学们也围绕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通过这六个部分民间美术作品的赏析和探讨,向同学们传达了民间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投射于生活,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多子多福、纳福招祥的抓髻娃娃的剪纸。

除剪纸外,民间美术作品还有像刺绣、绘画、雕刻、玩具等多元化类型,以讲座最后的剪纸动画为例,展现出民间美术作品的与时俱进和创新性。

通过此次《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赏析》的主题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切身的感受我国民间美术作品的价值、文化蕴涵和魅力,也让同学们提高了艺术素养,增进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此外,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