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德师风建设

研课磨课促成长——小学教育教研室开展暑期教学工作研讨活动

2022-08-09

2022年8月8日15时30分,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教研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在线的方式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陈天赐老师主持,《教育学原理》任课教师范潆引、白玉琪及部分其他课程任课教师李强、张晓菲、廖梓宏、舒茗等参与了本次研讨。

首先,张晓菲老师介绍了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做了详细的解读,张老师强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将来能够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和发展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合格小学教师。张老师从知识、社会的发展谈到综合性学科课程,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理论知识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随后,大家对《教育学原理》的教学进行了讨论,陈天赐老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现有的思考能力,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一些观点和一定的辩论机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廖梓宏老师认为,思辨能力对学生特别重要,同时在讲解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如果能够有效结合小学真实的案例,凸显小学教育的专业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提高教学质量,并对课程的评价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范潆引老师认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作为大学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格外重要。针对专业课程的准备,范老师建议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集体智慧。

张晓菲老师结合大家的讨论和建议,认为任课老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尤其是要到小学教育一线去学习,对小学、小学生、小学老师和家长的充分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构建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教学方法,张老师认为我们如何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学生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应该去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张老师以问答法为例,强调了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针对讨论法,她号召大家运用集体智慧,梳理整个课程讨论的核心论点、问题,也介绍了《儿童哲学》的一些模式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李强老师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学生平时自学情况进行考察的建议,他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英华在线平台,甚至可以在英华在线平台建立题库,每年进行更新,为以后课程升级提供资源支持。并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认为我们应该从满足学生需求上去建构课堂。最后,他通过三个具体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改革两个方面给出了宝贵建议。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明确了新学期教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标志着小学教研室各项工作开启了新篇章,更多的交流研讨和思想碰撞将会陆续展开。

(教育学院供稿)

电话:028-84155057
邮箱:ececdcas@126.com
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学院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蜀ICP备11012699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2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