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83名师生作为志愿服务人员,参与由成都市高新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举办的“我爱我,拥抱真实自我”社会心理倡导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成都市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成都市高新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及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张义薇、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会长周晓波、四川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万鸿、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贾雪梅、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区主任冯洁、高新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陈昱吟等领导与嘉宾参与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们通过组织一系列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互动活动,如“夏天约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帮助社区居民释放了心理压力,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们也通过实际操作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带薪放松,心理健康”青年人撒欢营地和“焦绿卸载站”两个活动。前者通过趣味互动环节,帮助职场人士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后者则通过拳击和涂鸦的方式,帮助参与者释放焦虑,感受绘画带来的心灵疗愈。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展示了学生们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
教育学院一直将履行社会服务责任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学院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社区服务,还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主动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种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的实践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社会责任的沉甸甸分量,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同时,教育学院还积极与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社会服务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也促进了学院与社会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些合作项目,学院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智力支持,还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