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书法正传》曰:“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籀,篆籀所以为诸体之本。”书圣王羲之也曾不止一次告诫其子王献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学篆籀,工省而易成。”学书之人,必先以篆籀为基,“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纯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尽然。”
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其字形生动,细心观察后,发现存在对称美,字体均衡,挺拔秀丽,蕴含古典含蓄、端庄、简约之意。
基于此,篆书临摹作为书法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书法学专业学生笔法练习的必要途径。本次篆书临摹课程中,2021级书法学子涉猎篆书范围较广,从先秦大篆到秦小篆,再到清代篆书,充分掌握不同时期篆书的风格特征,以及对笔法技能不同程度的体验与学习。在行课过程中,不少同学的习作表现较为成熟完善,或可亮眼,展现了书法学子的专业能力和才华。例如,同学们在临习清篆《白氏草堂记》时,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整体上透出浓厚的书卷气息,将完白山人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的气息表现得酣畅淋漓;又如,在临习秦小篆《峄山碑》时,体会用笔劲挺、字与字均匀整齐的分布排列、笔画粗细一致的端庄典雅之感;再如,大篆《散氏盘》的章法纵横有序、字形大小错落,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其天真烂漫的拙趣,这一点难能可贵。
经过篆书临摹课程的学习和锤炼,同学们对篆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练习技法时感受篆书的典雅大方,在一遍遍重复各种动作中熟能生巧,磨炼心性,为后期篆书创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秦旭威

叶星雨

郭子铭

(指导老师/舒易团、李函校、杨帆、闫芳芳、刘志超、吕令贺、刘英尧、熊兵、杨露瑶、宗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