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晚,书法学专业于第三教学楼召开例行工作会议并开展二次主题磨课。教育学院院长卢伟及书法学专业全体教师参会。
首先,薛垲睿老师向大家通报了校地合作项目的良好进展情况。接着,他对毕业生论文指导工作做出安排,并请各位老师给予足够重视。最后,薛老师根据近期教育教学情况,提醒老师们高度重视学生防疫安全问题和三风建设问题。

王铎行草书风格特征探析
黄琴老师本次磨课的主题仍是《王铎行草书风格特征探析》,本着主题突出、小中见大的宗旨,她根据上次磨课的建议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课程内容,努力挖掘实践课程中理论与技法的有机结合,力求课程内容精准、深刻,又能在教学中做到“浅出”。

针对黄琴老师的课堂呈现,殷慧芳老师建议课件中字体颜色可以加深,卢伟院长也指出图片呈现过程中可加入一些细节展示。
汉印的欣赏与临摹课
课程《汉印的欣赏与临摹》,主要讲述了汉印的发展以及其风格特征。首先以四个汉印作品图片作业课程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汉印不同时期风格特征上的异同,随后依据时间的发展分别分析了西汉时期、新莽时期、东汉时期汉印的风格特征。

根据杨振宇老师的讲课,吕令贺老师建议可以适当板书,黄琴老师指出讲课语气语调不够声情并茂,
唐代行书的发展
吕令贺老师带来的是《唐代行书的发展》。从唐代行书发展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入手,再回归书法本身,分析了唐代行书高速发展的必然性。具体讲解唐代行书早、中、晚时期作品面貌形成的原因及艺术特点:在早期李世民推崇王羲之,建立科举制度,将书法放置于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激活了当时一个学习王书的热潮。中期的颜真卿是革新派的代表,突破二王藩篱,改变了初唐以来的秀美之风而趋于端庄雄浑,运笔中将篆籀笔法运用于行书之中,强调以情驭笔。晚期政治经济衰落影响文化发展,唯五代杨凝式可称翘楚。最后总结了,我们现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光要注重技法的学习,还要了解它发展的原因,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意义。

根据吕令贺老师的授课,大家建议多增加课堂互动,课件可以再精简一些。
中国书法史第一课
刘媛老师本次磨课的主题是中国书法史的第一课。她根据上次磨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改正。将ppt中的文字部分进行删减提炼,增加了经典法书图片,进一步精简了ppt中的重点,力求在课堂中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刘媛老师此次讲课清晰明了,卢伟院长以三个问题提问:这堂课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思考什么?深刻揭示了课堂教学的奥义,促使在座老师深思。
磨课结束,卢伟院长表示,教师一定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她强调,要探索构建高效率教学模式的方法,并且要制定合理的落实机制,才能形成优秀的课堂。
此次磨课,每位老师对课堂教学都做出了优化调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薛老师强调,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大家牢记教师身份,深挖专业技能,站好三尺讲台。
(文/教育学院 图/教育学院 编辑/戴旭 屈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