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10时,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薛帅杰先生在我校第三教学楼四楼展厅开展题为《君臣喜好与书法风尚》的讲座。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卢伟,院长助理薛垲睿及书法学专业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书法学教研室副主任黄琴主持。
薛帅杰博士以梁武帝与陶弘景、唐太宗与欧阳询、康熙与众多大臣书家等历史人物间的书法关系为线索,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书法艺术的真谛。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每组人物对书法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并对他们的书法观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令人茅塞顿开。
在谈及书法临摹时,薛帅杰博士强调,对于五体之间的临摹,我们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篆书和隶书的临摹,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笔墨的韵味,力求临摹出书法的“味道”;而对于行书和草书的临摹,我们则需要注重形似,力求临摹得“像”。他还详细解释和说明了临摹的三种方法:实临、意临和提取式临摹,让我们对临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针对当前书法创作的现状,薛帅杰博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虽然众多书家在书展中获奖,这是对书法技法的认同和肯定,但一生执着并沉迷入展并非明智之举。他教导书法学子应该为一生的书法事业作出自己的规划和安排,既要追求技艺的精湛,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他还鼓励书法专业的同学们未来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将所学知识回馈于学校和社会,但在求学过程中不可过度内耗。他强调,“一个人不是看走多快,而是走多远”,我们应该稳扎稳打,学好专业知识,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薛帅杰老师也要求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专业信心,牢记“成功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的信念。他鼓励我们保持饱满的专业热情和专业精神,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薛帅杰博士的讲座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君臣书法之间的关系,还激发了我们对书法艺术的学习热情。我们对未来的学书追求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认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