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9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馆协会书法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文联艺委会书法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文化馆研究馆员、全国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复评、终评评委林峤《全国十三届国展评审及作品点评》讲座于我校第三教学楼四楼展厅开展。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卢伟及书法学专业部分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书法艺术的盛宴。讲座由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薛垲睿主持。
讲座伊始,林峤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中国书协编印的第十三届国展评选细则,并将其中重要的评选信息作了充分说明,使得在场师生犹如亲临其境,感受了全国第十三届国展的评选一般。随后,林峤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赏析了全国第十三届国展优秀作品,从作品的尺寸到书体的变化、从结字的独特到风格的取法多样、从章法的疏密排布到墨色的浓淡干湿枯、从纸张的选择到做旧的方法、从草稿的准备到字法的准确再到形式的敲定,林峤老师带领大家徜徉在审美的世界里,过程中还不时穿插评选时发生的趣闻轶事,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紧接着,林峤老师围绕着关于流行书风和书法创作中的问题,用自身经验为同学们解答。他指出,在创作时既要思考如何在作品中突出自我风格,也要根植传统,从经典出发,要以明确的取法为创作源泉,最后才能形成自身的艺术语言风格。
上午14时,林峤老师结合兰亭奖活动和自己的书法作品分享了他在艺术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并以风趣幽默的形式分享了每张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大大丰富了师生们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认识;此外林峤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国画写生作品,并表示一定要到实地考察写生才会有感而发、有感而作,且画作一定要体现出书法的篆籀功夫。他将每张画作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2020年,林峤老师出版了其代表著作《林峤汉砖佛造像》,围绕此专著,林峤老师向大家详细阐述了其诞生的一系列过程。
讲座现场还进行了看稿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近期的创作虚心向林峤老师求教,通过林峤老师的点评同学们更直观地领悟到了作品创作的要点。林峤老师针对同学们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到:“中国书法讲求的是变化和书写性,最忌死板教条,所以一定要自然地流露。同学们在书法临创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学习,精准临习碑帖才能将传统技法体现在创作之中。”最后,林峤老师还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并加入省书协会员。
讲座尾声,林峤老师对《张迁碑》《石门颂》《西狭颂》等汉代隶书名品和邓石如的隶书代表作进行了现场临摹与示范,让师生们近距离地感受了书法的用笔用墨,提升了临创中的经验和技巧。临摹结束后,林峤老师将墨宝赠予在场同学。获得名家墨宝喜不自禁的甘肃籍同学王文周感言,他获得的并不只是一幅墨宝,更是一位前辈传授的经验技巧和对书法艺术热忱追求的心。希望所有热爱书法艺术的同学们都能持之以恒初心不改,勇攀书法艺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