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2024年书法美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10-14

10月11日下午,2024年书法美育研讨会在南充市万泰大酒店学术会议厅举办,来自四川十余所高校的书法学科带头人和参加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学专业技能大赛的全体师生参加了论坛。

此次书法美育研讨会有助于促进四川省各高校之间深入交流,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高等书法教育健康发展。

本次会议由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林婥琴副教授主持,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孔凡胜同志致辞,他代表研讨会的承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省内18家兄弟高校的师生们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亲切问候,并预祝研讨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充科技职业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书法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参加会议,并依次进行主题发言。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所所长杨帆教授出席论坛,并结合自身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以《书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评价》为题进行发言。他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的现状;书法专业学位类别的概况、内涵与服务面向;专业实践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的要求与实施建议。最后分享并阐述了书法专业学位硕、博士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分为三个方面,即专业创作实践能力、行业实践能力、毕业创作实践能力的相关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系主任刘飞滨副教授出席论坛,并以《浅谈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为题进行发言交流。他从编写书法专业本科教材的过程中思考了中小学书法文化教育的问题,中小学书法教育基本上还处于重视技法教育的阶段,在文化教育上还比较薄弱。根据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和要求,应把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分层次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不能够单纯只重视技法。

成都大学硕士点专业负责人蔡育坤副教授出席论坛,以《书以载道,审美育人——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书法教育》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交流。他首先介绍了成都大学的书法教育,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感谢各界领导和专家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接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他的发言交流:其一,书以载道,书法教育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二,困境挑战:规范大学书法(公共艺术)教育。其三,实践探索: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书法教育,介绍了成都大学的实践探索和成果经验。

成都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负责人田莉莉老师出席论坛,并以《艺术审美视域下的书法学知识体系建构》为题进行了发言交流。她从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专业建设历史、课程教学、创作实践、采风考察、实习实训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发言。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自1985年举办美术教育专业以来就开设了书法篆刻课程。在学生的创作实践方面,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因材施教,规范创作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课程质量,强化培养学生打造作品的意识。在实践方面,带领书法学专业学生赴各地进行考察,并安排学生在文博系统及中小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四川民族学院书法系主任高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围绕《以美育为导向的高校书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进行发言交流。他分别从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来进行发言。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明确书法课程育人功能定位、优化书法课程教学目标、完善书法课程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中,应该优化改善书法课程教学内容和创新完善书法课程教学模式。

乐山师范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刘善军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论书法高等教育的技与道》,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虽然基本的教学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仍然面临着传统书法教育的现代转化问题等。他认为书法教育现代化转化的重心应在当代教育体制下先做好传统书法技法的传承,再从技艺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乐山师范学院在技法层面成立了专业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技法的培养。在文化方面成立了小组读书会,引导学生读一些专业类书籍和古代经典,目前有些学生甚至能熟读《史记》。与此同时,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不定期开设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讲座。

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书法教研室副主任郭岩老师就《<大学书法>美育育人的路径探索》进行发言交流。四川文理学院《大学书法》于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一流课程”。他从课程概述、教材分析、教学团队、教学策略、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大学书法》课程内容分为8讲,分别为中国书法的文化解读、秦代及秦以前的书法与篆书、两汉书法与隶书、魏晋书法与二王行草、北朝书法与魏碑、唐代书法与大字楷书、宋元明清书法与写意行草和当代书法的理性审视。《大学书法》将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临摹经典佳作,有机地将书法教学和思政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成为“技道均衡、艺文兼备、德艺双馨、有中国学问”的时代书写者。

内江师范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刘绍伟副教授发言题目是:《书法美育对传承传统书法的意义》,他对书法美育对传承传统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从培养学生对书法线条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别能力等两方面进行分享。传统书法之美表现为线条美和意境美。高校的书法专业教育,篆隶楷行草的临习以及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等专业课程,只是传承传统书法的一个方面,其他文史哲等不同学科素养也是传承传统书法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传统书法艺术历来讲格调,书法的格调,取决于“气”,即金石气和书卷气。秦汉书法的古朴气息,唐宋书法的文人气息,都是传统书法的格调追求。

成都文理学院舒易团副教授就《网络时代下书法教学得失探析》进行了发言交流。线上教学直播课程具有明显优势。无论我们处于哪种环境都可以接触到优秀或者较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成都文理学院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教学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线上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挑战,第一就是传统书法教育是面对面的示范和指导,而在线上难以完成体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缺乏互动性,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他提出如何保持传统书法精髓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爱好者需要探索的课程。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江汇副教授出席了论坛,就《激活书法美育力量,推动职业本科美术学院前行》进行了发言交流,书法美育具有审美培养、品德塑造、文化传承、五育并举的教育启发等多方面的普世价值。职业本科教育中的书法美育具有促进专业融合、文化传承等积极意义。提出在职业本科书法教育中要注重实践创新教学,提倡与艺术相关专业的美育融通,行、企业合作和以赛促育、促教、促研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对书法美育价值做出总结,并认为激发书法美育活力,在职业本科美术专业实践中极其重要,提出要探索完善教学方法合作模式,以推动职业本科在艺术领域持续发展。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书画艺术教研室主任袁飓风老师的发言题目是《高职院校书法美育的现状与思考》。他首先从提高大学生知识文化素养、增强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总结了高职院校书法美育的开展形式。之后对高职院校书法方向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学历的局限,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较为单一。随后,他以就业为导向反观高职书画(书法)专业建设,提出了高职院校书画(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建设性想法。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袁庆龄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专科师范类院校的书法美育现状及发展》,她首先对专科师范类院校的书法专业培养目标做出概述。指出专科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为书画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扎根传统服务社会文化,以美育人实现素质教育。之后对专科师范类院校书法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专科师范类院校目前教学设施亟待完善,师资建设有待加强,学生发展有待成熟。最后,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要因材施教解决具体问题,以赛促教提升技能经验,校企合作增强实践技能。在学历提升方面,学校还专门为升学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增加学生持续发展的机会。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罗启波老师以《高职院校书法专业美育课程建设路径初探》为题进行发言。他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缺失的现状,指出书法艺考导致学生出现审美滞后和思维固化问题,同时指出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也限制了他们的审美素养的发展。接着,他融合了陈振濂美育观念探讨了高职院校书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最后,他提出了高职院校书法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学术院长刘清杨教授出席论坛,围绕《<石门颂>的刻石归类问题—兼谈在艺术考察课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发言。本科生、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普遍面临着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其带领学生赴蜀道沿线进行蜀道石刻书法资料遗存考察时发现:《石门颂》与《开通褒斜道刻石》两方摩崖刻石原刻相距不过85年,在同一地域,为什么自然残损如此大的差异?从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石门颂》并非摩崖刻石,而是洞窟刻石的结论。刘教授强调《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认为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学术思考。

会议最后,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林婥琴副教授对与会师生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转载自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

电话:028-84155057
邮箱:ececdcas@126.com
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学院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蜀ICP备11012699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20: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