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书法学专业学子眼界、提高理论储备、培养学习热情。3月29日上午9时,教育学院书法学专业邀请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薛帅杰教授,为我专业师生作《兰亭序的是是非非》主题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薛垲睿主持,教育学院院长卢伟出席、书法学专业全体师生参加讲座。
薛教授从《兰亭序》的文本生成、唐太宗与《兰亭序》的故事、《定武兰亭》始末和“兰亭论辩”四个主题出发,给大家剖析其中的“是是非非”,引导同学们共同探索《兰亭序》的文化内涵,领略书法学术之美。
薛教授指出《兰亭序》文本上的“死生亦大矣” ,本于《南华经》,亦合于《楞严经》。其文本整体特色,与西晋石崇《金谷诗序》雷同。唐之前,鲜见关于《兰亭序》流传的记载。《兰亭序》声名之大显,起于唐太宗李世民闻其存于辩才和尚之手,故遣御史萧翼巧取。其后太宗以各种方式复制以赐近臣,不仅命书手冯承素摹有著名的《神龙兰亭》,亦请名流虞世南、褚遂良临摹,还命欧阳询刻于石——这便是《定武兰亭》。唐太宗崩后,使真本陪葬,其后仅《旧五代史》以及由其演义的史料中,载温韬盗太宗墓有所得。而《定武兰亭》的存没常系于各朝之盛衰,特别是薛绍彭损原石五字,而翻刻仿石以流传。在上世纪中叶,由于出土了风格古拙的《王兴之夫妇墓志》,与《兰亭序》书风差异较大,郭沫若断定《兰亭序》为伪,并使启功等学者作文以和之。一时不敢有异论,仅高二适敢驳其论。
薛帅杰教授结合自己的书法创作与学术成长历程,鼓励大家在创作上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术上要敢于有质疑精神。并用北京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与大家共勉。
讲座结束后,薛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答疑结束后,卢伟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代表教育学院对薛教授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表示此次主题讲座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影响颇深。同时,她叮嘱书法学专业学子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植中华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化意义,在人生规划中找准未来的方向,用各自的笔墨书写各自的诗篇。
(文/教育学院 图/教育学院 编辑/戴旭 屈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