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1 ”
10月21日,我们进入本次文化考察的第三天。在卢伟院长,薛垲睿老师、田尚波老师,杨露瑶老师,白继军老师、辅导员雒姌老师的带领下,19级书法学专业全体同学对昭陵、袁家村和茂陵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便是昭陵。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九嵕山的主峰,背靠渭北高原。据史料记载,长孙皇后逝世后埋葬于昭陵,唐太宗特下令修建瞭望台以此追思长孙皇后。瞭望台建于太极宫,大致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自强路以南,在唐朝时期向北远眺就能看到数十公里外的昭陵。同时昭陵也是唐太宗和他的名臣将相墓地,这里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一批人的人生句点,也是贞观长歌的谢幕,他们见证了一个无比耀眼璀璨的时代。而随着时间变迁,当初的大唐风华都已幻化成脚下的烟土,当年的繁华也以不一样的方式延续着它应有的浪漫。



进入昭陵后的全景
“ PART.2 ”
距离西安78公里的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就是今天的第二站,村里只有300口人,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山水资源,却光依靠美食通道,一年就能挣得10个亿。隐藏着文青属性的袁家村,不仅有北方的朴实还有南方的温柔。袁家村有三大特色,一是弦板腔皮影戏,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和“板”,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弦板腔流行于关中的乾县、礼泉、兴平、咸阳一带。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二是木版年画,袁家村的木版年画基本采用坚硬、纶理细腻的梨木,在木板上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生宣上;三是剪纸,袁家村现有专门的剪纸制作作坊,采用最古老的模板上色工艺。




“ PART.3 ”
今天的第三站是茂陵博物馆,这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汉武帝作为一个统治者,驱逐了匈奴,维护国家统一,成功打通了丝绸之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与卫青墓也位于此,且保存了个性突出,风格浑厚,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其中就包括了最为著名的“马踏匈奴”。虽然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这些历史遗迹,但仍能感受到当时的辉煌。


茂陵具体介绍


茂陵附近 地图沙盘

霍去病生平事迹展



部分雕塑


部分文物
(文/教育学院 图/教育学院 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