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至6月10日,教育学院2019级学前教育本科的同学进行第三周-的幼儿园综合实习。此次综合实习,本小组的14位同学主要在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进行实习.
这是在二十二幼的第三周,我渐渐察觉一些细微变化发生在我和小朋友身上。从第一天来面对小朋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我也可以从他们嘴里听到我是他们的“好朋友”,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每天期待着能和他们发生有趣的事情。例如在本周的区角游戏时间我观察他们游戏,也尝试着在游戏中进行介入指导。在中六班的这三周我从小朋友身上,从带班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在小朋友身上我学到如果纯粹表达自己喜欢,良好的行为规范等等。这是我们出入社会已经丧失的能力,很感谢有这次机会向这群小老师们学习;从我们带班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她们对小朋友的喜爱以及教学机智,这是我们在学校里极其缺乏的,她们能够很快速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面对调皮的小朋友也有自己的一套有效方法。
曾一度不想来成都学习的我,面对这些即将要离别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们我既然会如此不舍,我想这将是会一次很宝贵的经历,感谢这次给我去幼儿园实习的机会。

在这一周的实习生活期间,我又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看了小朋友们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我认识到了我对于区角活动的看法太过表面,比如我认为建构区就只能用积木搭搭房子或者一些固定的建筑,但是我看见小朋友们竟然能用积木和一些其他的材料搭出一个场景。比如用建构区的积木搭出一张桌子,然后将它摆在娃娃家旁边,然后在娃娃家将“菜”煮好后端到积木做的桌子上,小朋友们于是开始“用餐”。这时的我才明白,建构区中的材料并不只能用来搭一些静态的物体,它还能通过搭配一些其他区域的材料构建出一个动态的场景。这给了我一些启示:幼儿园里的每个区角并不是独立分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样的合作对于幼儿来说能够更好的拓宽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我也发现了只有通过真正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完全吃透,真正了解学前教育的内涵。
这是我们作为实习教师。在成都二十六幼儿园实习的第三周,我们跟着配班老师一起学习如何给幼儿上课,认真观察在处理幼儿之间矛盾时老师的经验,以及语言艺术,让我对尊重儿童有了更加现实真切的体会,想要尊重儿童需先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性格,了解儿童的家庭状况,给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师的帮助之下,通过一日生活,来发挥自己在幼儿园、班级中的大集体、小个人的作用,学会团结,懂得分享与帮助,学会自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的特长。配班老师不仅仅教给我们上课的流程,还让我们懂得幼儿园中如何正确的教育幼儿,避免说错话,做错事,少走弯路,多一些思考。作为配班老师要积极主动的配合主班老师的工作,两位老师一起合作配合共同处理班级里出现的一些问题。除了配合主班老师以外,也要配合保育员老师做好一日生活常规。比如,早上八点到园,在门口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并引导幼儿快速整理好书包进入教室洗手喝水。当幼儿来的差不多的时候,带领幼儿一起做早操。早操做完之后引导幼儿洗手吃早点,之后再进行集教活动。在幼儿进行区角游戏的过程中,对于部分区域可以给予适度的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