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要求全国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校紧跟政策,切实开展磨课计划。2022年3月28日,学前教育教研室磨课第二阶段正式开启。
2022年3月30日12:50,学校开展书法课堂磨课。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董青云老师于主教A306进行书法课程磨课。顾浩天老师、江月老师、周澜菲老师、郭鑫欣老师、林雪老师参与此次磨课。
董老师讲了毛笔的历史,毛笔的结构以及书法的宣纸分类(生宣,熟宣,半熟宣)和毛笔的执笔方式,例如:苏轼:执笔无定法,要使虚与宽。最后讲解了毛笔的书写(中锋,侧锋)并强调书法以中锋为主,介绍中锋和中锋的训练方法:普通的平行线训练以及中锋的特点:如屋漏痕,如印印泥,如折画沙,如折钗股。

随着书法课的磨课活动进行,学前儿童特殊教育课程的磨课随即展开。2022年3月30日17:45,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李诗凝老师于主教B412进行学前儿童特殊教育课程磨课。何梓涵老师,闫社鹃老师、陈洁老师、赵雨萍老师、张红燕老师参加此次磨课。
李老师首先进行课程介绍以及考核方式,随后带领同学老师体验.视觉障碍所带来的问题,然后正式开始讲解特殊教育:1.视觉障碍儿童的概述。2.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其中心理发展包括认识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人格发展(情绪发展不稳定、社会性发展不足)。3.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包括学习特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环境。最后李老师为大家推荐了相关书籍,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藏盲童之光》。

在两轮磨课过后,蒙特梭利教育展开磨课计划。2022年3月30日18:40,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赵雨萍老师于主教A129进行蒙特梭利教育概论课程磨课。张红燕老师、李诗凝老师、何梓涵老师、闫社娟老师、陈洁老师参加此次磨课。
赵老师首先回顾课程什么是吸收性心智,四大发展阶段(0~2)岁。随后展开新课的讲解:1.什么是敏感期2.敏感期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强调敏感期只发生在0-6岁,错过了,就永久丢失了,并举例狼孩和日本老兵的案例说明。3.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4.敏感期的启示。

最后,教育学原理课程也开展磨课计划。2022年3月31日10:30,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欧阳秋彧老师于主教A404进行教育学原理课程磨课。叶乔荞老师、陈天赐老师参加此次磨课。
欧阳老师通过展示选择题和提出“你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来引出课题—教育目的。随后开始讲解:1.教育目的的概述,并强调教育目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提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3.我国教育目的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变化。4.素质教育于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最后欧阳老师进行了课外读物的分享《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教育人类论纲》。
学前专业课程组此次磨课以多磨、多练、多请教为原则认真打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努力构建更为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大力推进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助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田甜 图/田晓凤、陈柯抒、刘慧敏 编辑/戴旭、屈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