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运行

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运行

齐心协力研磨课,青年教师共成长——学前教育教研室理论课程组磨课记录

2022-05-11

为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前教育教研室理论课程组于2022年5月10日在行政楼A201开展了青年教师集体磨课研讨会。教育学院院长卢伟、院长助理于丹以及学前教育教研室理论课程组众多教师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议。

教师授课

上午9时30分,欧阳秋彧老师开展了《教育学原理》授课,欧阳老师此次授课选择“教师职业的特点与价值”为主题。首先,欧阳老师以问题“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有何不同?”为导入,引起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后,欧阳老师使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一一进行阐释。最后,欧阳老师以一道课堂测试题结束对职业特点的讨论。

张红燕老师开展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授课,张红燕老师此次授课选择“学前儿童归属感特征及教育策略”为主题。首先,张红燕老师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课程知识,导入教授内容归属感的特征。在授课中,张红燕教师采用视频、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小中大班幼儿归属感特征的思考,课堂上学生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参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在下午的磨课活动中,叶荞乔老师讲授了《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第四章“亲社会行为”的内容。叶老师通过案例,导入引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随后,讲解了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在授课过程中以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小组讨论。最后,对小组讨论进行总结,结束了本次课程。

教师点评

针对上午的磨课,教育学院院长卢伟首先肯定了张红燕老师授课中教师教态、语言表达、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表现。随后,卢伟院长指出教师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建议问题设计上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而不应该仅仅是回答“是与否”。另外,卢伟院长通过“小鬼当家”教案向教师们展示了一个优秀教学活动的设计案例,鼓励教师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于丹教师针对欧阳秋彧、张红燕两位教师的授课课件提出应该更多以图片、结构图等形式直观、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同时,于丹老师也指出欧阳老师课堂可适当增加师生互动,张红燕老师教学环节设计要层层递进、把握好教学重点。

针对叶荞乔老师的课堂,学前理论教研室围绕此次授课展开了讨论。蒋秋蓉、陈洁和韦成老师,分别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叶老师内容讲述改善方面的意见。张健、欧阳秋彧和吴胜老师对叶老师的授课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王和琴老师总结了叶老师本次磨课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教师们纷纷表示在磨课评课中获益匪浅,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教材的研读等更深入更透彻。

(图文/雷易、欧阳秋彧、李秋璇 排版/刘文清

审核/王和琴、林雪、廖梓宏、顾浩天、陈龙)

电话:028-84155057
邮箱:ececdcas@126.com
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Copyright © 2022 成都文理学院 学院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蜀ICP备11012699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29 20: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