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5月13日13时,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组全体教师在教学楼A307开展了新一轮磨课专项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由学前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李强主持,并特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牛琴老师莅临现场作专家指导。教育学院院长卢伟、院长助理于丹以及音乐课程组全体老师参与了此次教研会。本次教研活动中,陈龙、戴郁珠、卢国强、王崟、刘玺杨、李强等6位老师分别就教学设计和实施做了分享与探讨。
首先,学前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李强向与会老师说明了本次磨课的具体流程,强调了磨课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职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学设计和过程给予了老师们非常实用的建议。

随后,陈龙老师就课程《歌唱活动设计与实施》展开磨课,陈龙老师的本次课程由三个部分组成,歌唱活动的设计流程、歌唱活动示范课《捏面人》和歌唱活动设计要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陈龙老师采用了“课中课”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幼儿视角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此外,还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开展歌唱活动的设计流程和要点,打破了传统理论课程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接着戴郁珠老师通过展示《妞妞体操》,向老师们说明了幼儿体操的教学流程,并带领听课的老师们一起实践,亲身体验幼儿体操的基本动作部分和创编部分。老师们都纷纷表示课程内容不仅有趣,而且能充分地锻炼小朋友的身体机能。

卢国强老师借助奥尔夫教学法展示了一堂活泼幽默的声乐课,课程中卢老师用回声教学的方法,引导老师们演唱歌曲《Dong Bali Bali yeah》,随后逐步加入声势、卡农、和声等等,让老师们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前三位老师分享完毕之后,与会老师们针对教案撰写、课件设计和教学逻辑等多个维度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同时也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在听取完三位老师的课程之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牛琴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对待课程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牛老师从现今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能力需求角度出发,给老师们提出了关于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一些建议。此外,牛老师还对学前教育的专业发展、以及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向与会老师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王崟老师就幼儿弹唱课程的设计展开分享,她以歌曲《送别》为例,讲述了如何有效地解决在弹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调式的判断、和弦的连接、重拍的识别以及左手伴奏音型的选择等。

刘玺扬老师向老师们介绍了《傣族舞》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刘老师一边示范傣族舞的动作,一边讲解每一个动作需要发力的肌肉以及身体状态,并配合实际舞蹈的视频,全方位地让与会老师感受到傣族舞的魅力。

最后,李强老师对他的课程《学前艺术教育I》展开了分享。李强老师模拟了一堂真实的幼儿园歌唱活动,在模拟实施过程中,通过问题反思、情景创设和体验感受等方式让学生们探寻歌唱活动设计的细节。在活动实施之后,与学生们一同进行流程梳理,注意事项的挖掘,一步步让学生构建了幼儿歌唱活动设计的全貌。

在最后三位老师分享完毕之后,与会的其他老师针对课程中的教姿教态、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优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在教学细节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磨课教研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间资源共享、相互启发的重要渠道。在本次磨课过程中,老师们通过“真情景、真教学”,开展积极的试讲和研讨,不仅呈现了“真困难、真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真反思、真意见”,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启发,这对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此外,本次磨课更是有行业资深的专家进行深度引领和指导,相信老师们能通过此次磨课汲取到丰富的教学知识,提升了专业实践技能,以此来促进音乐课程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共同助力未来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牛琴老师个人简介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研基地常务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委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外聘教授,成都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王光祈”培训班导师。
(图片/李强、卢国强
文案/李强、陈龙
排版刘文清
审核/林雪、廖梓宏、顾浩天、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