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前教育教研室舞蹈课程组于2022年5月20日在线上观看教师们磨课视频,开展了青年教师集体磨课研讨会。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组长卢孟秋、舞蹈课程组组员李伟、许莉莎、李青湄、刘玺杨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议。
一、教师授课
2022年4月8 日上午10时30分-12时05分,李伟老师开展了《舞蹈II》授课,李伟老师此次授课的内容是第二章 芭蕾基训-小跳组合:首先,带着学生进行了热身运动;其次,复习了把上压腿、把上踢腿、擦地、立半脚尖、小踢腿、蹲内容;然后,学习新内容:单一小跳组合,最后进行了小结完成了此次授课。

2022年4月21日下午1时30分-3时05分,许莉莎老师开展了《舞蹈II》授课,许莉莎老师此次授课,首先,对古典舞步伐(圆场步,花帮步)进行了教学,从单一动作教学,到围圈左右交替连贯练习,再到加快速度双脚交替练习;其次,进行步伐流动路线教学,教师引导、点拨、个别指导、集体讲评、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思考和实践。最后,进行了古典舞身韵创编教学,利用所学进行创编,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专业性思考,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2022年4月25日下午1时30分-3时05分,李青湄老师开展了《舞蹈II》授课,李青湄老师此次授课,首先,对古典舞身韵的造型感、肢体柔韧度、呼吸感,进行了示范教学。其次,着重强调呼吸方式:快吸快呼、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引导学生感受,并结合舞蹈动作表达表演古典舞身韵。最后,教师以个别指导,点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相互纠正、点评,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舞蹈组合的创编。
2022年05月06日下午4时10分-5时45分,刘玺杨老师开展了《舞蹈II》授课,刘玺杨老师此次授课,首先,对中国古典舞身韵自编组合进行模拟教学,在该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对古典舞身韵组合动作的教学和动作进行语言的阐述,学生相互纠正、点评,教师评价引导;其次,讲解中国民族民间舞傣族单元鱼舞组合,在该部分需要学生在已经掌握主体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细节刻画,教师用示范法和讲解法进一步规范组合动作,帮学生进行动作纠正,最后讲解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道具运用,在该部分中学生已经明确对于道具的选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并对道具的运用、音乐的选择、动作的配合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教师点评
针对磨课,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组长卢孟秋首先肯定了李伟老师上课气氛良好、教学准备充分、教学逻辑清晰,并提出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让学生提前预习更有效更直观的去了解上课所学的内容。紧接着对许莉莎老师的教学进行了评价,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议可加入更多的引导方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零基础舞蹈的同学而言,学得会更加精细,领悟得更快。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契合度高。教学内容较丰富,设计得很有层次,建议多从学生的问题根本去调整教学模式及手段,由于课堂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较强,在师生双方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建议在细节与教学本质中多去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对李青湄老师给予鼓励。本次课程教案内容与教学计划进度一致,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态度,学生也很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内容上也有教学层次,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善诱,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提显性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也对刘玺杨老师老师给予肯定,教案内容设置围绕学生的思维及肢体开发进行,具有很强的实践创新意识,并且让学生模拟教学环节一一展示自己,以上环节对学生具有很强的锻炼意义,但对学生而言,难度系数有点高,建议一堂课围统一个知识点贯穿引导,可能教学效果更佳。
李青湄老师和刘玺杨老师对许莉莎老师进行了评价,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创编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环节,建议在每个动作讲解与检查之间有一段时间,给学生练习缓冲一下,教师多带学生示范。同时李伟老师建议身韵的训练和步伐要让学生熟悉掌握理解动作要领后,再去创编组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李青湄老师和许莉莎老师对刘玺杨老师进行了评价,可以采取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会找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
许莉莎老师和刘玺杨老师对李青湄老师进行了评价,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教师们纷纷表示在磨课评课中获益匪浅,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教材的研读等更深入更透彻。
(教育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