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8月1日20:30,音乐教育教研室理论组全体教师及23-24-1学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组教师在腾讯会议开展了期末总结暨下学期工作安排会议”。本次会议由卢国强老师主持,对本学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I》课程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分别就这一学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做了分享与探讨。
首先,由会议主持卢国强老师向与会老师说明了本次总结的具体流程,强调了课程总结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上学期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I》《奥尔夫音乐教育》《儿童戏剧》《基于PBL音乐教学问题研究》的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并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正对性的反思。
紧接着卢国强老师对下学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安排,主要从课程的性质、学时分配、平时作业、实训作业、考试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对于新老师的教学,还提出多参与教研,组内多沟通交流,并对课程的重要经验进行了总结。
1.教学过程:理论-实践-理论
2.教学方法:模拟课堂教学(歌唱、律动、打击乐活动)
3.教学重难点:
(1)幼儿歌唱、律动、打击乐能力发展及特点
(2)教案设计:流程、活动过程设计(游戏化教学)
(3)教学实施:教师示范、学生模拟
最后,由教研室主任马子杰老师进行总结。马老师肯定了我们音乐理论组的课程开展的效果,并对音乐组内的人员管理、实训室安排与管理向舞蹈组学习,乐器的管理、维护、需要进一步加强;马老师还强调结合音乐教育特殊性,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建设好我们音乐教育这门省级一流课程,最后强调老师们上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学习,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论文指导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学总结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间资源共享、相互启发的重要渠道。在本次磨课过程中,老师们通过“真情景、真教学”,开展积极的试讲和研讨,不仅呈现了“真困难、真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真反思、真意见”,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启发,这对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